健康診症室|突然開朗恐自殺先兆?心理學家拆解9大輕生警號 身邊人安慰時忌一味認同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4/01/25 10:20

分享:

分享:

情緒如同天氣般變幻莫測,如身體累積過多負能量,不但有損身心,嚴重更會萌生歪念。連月來本港發生多宗輕生事件,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博士接受訪問,從個人和旁觀者角度出發,拆解3大輕生警號和3大嚴重徵兆。他建議平日要平衡社交和獨處時間,社交支持和自我排解可大大減少「情緒爆煲」的情況發生;同時切勿「死頂」,必要時可尋求專業協助。

最新影片:

有見社會自殺事件有上升趨勢,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黃蔚澄博士(Paul)表示,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皆有自身情緒的觸發點。他指,學童多以家庭、學業壓力為主;成年人多因為工作壓力;而長者多因為身體健康問題,如受長期疾病或身體疼痛問題困擾。如長期找不到情緒的出口,或會導致心理或精神疾病,如抑鬱症、精神分裂症等。

他指出,有3大高危因素或會容易萌生偏激想法,甚至輕生念頭:

  • 完美主義者:「律己以嚴,待人以寬」,雙重標準容易對自我要求過高,導致精神壓力過大。
  • 性格內斂、少與人溝通:適當的社交支持對於防止自殺很有效,缺乏社交支持的人當出現負面想法時,難找到朋友談心,故容易「鑽牛角尖」萌生歪念。
  • 重度情緒或精神病患者:如患有嚴重抑鬱症、精神分裂等心理或精神病患者均屬高危。

9大輕生警號

黃博士續指,每人都會有負面情緒,故自我覺察和排解很重要,身邊人的觀察亦是關鍵。他強調,細心留意生活細節,可及時阻止輕生行為;若情況未有改善,建議尋求專業協助。

以下綜合9大警號,可洞察自殺先兆:

  • 精神萎靡
  • 思想負面,言談間常提及死亡,或經常提及「做人好累、人生苦悶、沒有樂趣、不想再生存」等負面字眼
  • 計劃交代身後事,如留下遺書或將心愛物品贈送別人
  • 性情大變或行為反常,如本身性格內斂突然變得異常開朗、情緒暴喜暴憂等
  • 封閉自己,拒絕與人聯繫
  • 曾嘗試自殺和自殘
  • 超過兩星期陷入沉鬱狀態
  • 失眠
  • 食慾不振

 

點擊圖片放大
+9
+8

負能量自救3大法

預防自殺念頭,社交支持與自我排解是兩大「救命良藥」。要自我排解負能量,黃博士建議每天10至15分鐘「Me-Time」可給予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。此外,做運動減壓亦是一個好方法。有科學研究指出,運動有助於刺激多巴胺分泌。心情不好可騰出空檔到海邊或公園走走,黃博士笑言自己平日習慣早一個站下車步行到目的地,讓自己活動一下,

「香港雖然好細,但有好多綠色地方。唔鍾意行山可以搭船去離島。總可以搵到一啲地方或方法,可以享受『Me-Time』之餘,都可以做運動。」

他提醒,高危人士尤其是完美主義者,不用對自己過分嚴苛,學習容許他人犯錯也接受自己會犯錯;處事切忌雙重標準,對人如對己,避免比較。同時亦要學會尋找情緒的出口,身邊有1、2個知心朋友「做樹窿」,可以有助梳理情緒。

放下手機 促進心靈交流

遇上家人朋友有負面情緒,旁人該如何及時拯救?黃博士指,最重要的是聆聽和給予陪伴,讓他們覺得「有人關心、有人在意自己」。作為聆聽者,切勿過於主觀定奪事實或作出批評,交談期間亦一定要放下手機。他建議與當時人傾談時謹記5大要點:

1. 放下手機,以表示尊重

2. 在安靜的地方深入傾談

3. 多聆聽,少說話

4. 注意肢體語言,如忌「翹手」、坐姿靠背後仰

5. 適當給予回應及意見,切勿過分認同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臨床心理學家 黃蔚澄博士。

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博士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【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】用App換獎賞︰https://onelink.to/keyuqm